[陶瓷史] 二次烧成的概念

[复制链接]
查看1057 | 回复0 | 2019-11-4 15: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次烧成的概念(全篇)

什么是二次烧成?简单的说一般瓷器制作完成后从泥坯变成成瓷只需要进行一次高温烧成,二次烧成是指泥坯需要经过二次以上入窑烧成的工艺。
二次烧成的过程因为瓷器的品种不同二次烧成的温度也不同,如釉中彩、和南宋官窑(未经考证)等两次烧成的温度都需要高温,而另一些如元代以前的部分瓷器和现代高档瓷器则是一次低温。一次高温烧成、采用二次烧成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坯胎生产中操作和满足某些品种瓷器的特殊工艺要求。
釉中彩是在高温烧成的瓷器上绘制纹饰后再入窑炉高温烧成,纹饰自然渗入釉中,这种装饰工艺始自清末民初,从日本传入。南宋官窑瓷器釉层较厚有人说是多次施釉,多次烧成的,景德镇复制此种瓷器采用的工艺也是多次施釉多次烧成,以达到加厚釉层的厚度。
骨质瓷制作也需要二次烧成主要为了防止变形,坯制作完成后不施釉入炉高温烧成,称之为“素烧”,素烧完成后再加检验,修正后施釉入窑进行“本烧”,本烧指施釉后最终烧成工序,二次本烧的烧成温度低于素烧温度,烧成温度从900度到1100度均有。素烧时因没有施釉所以可以使用模具等手段保证胎体不变形,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坯胎经过高温素烧后均会表现出来,这样就会减少后续成本的投入。
景德镇薄胎瓷器也要二次烧成,由于胎体太薄成型后的所有工序操作困难,施釉等工序无法进行,因此成型后必须进行素烧,但素烧温度较低一般在700度到900度之间,素烧后坯体成为陶质,这样一来后面所有的工序都变得十分简单方便,无论是绘制釉下彩纹饰还是坯体内外施釉都不容易发生破裂。
二次烧成工艺目前考古发掘结果已知在宋代已经广泛使用,广东、江西、河南等地古遗址都有素烧坯出土,明代中期以后陶瓷生产进入工业化阶段,制瓷工人技术大大提高,素烧工艺逐渐被淘汰,绝大部分产品改为一次烧成,只有极少数超薄胎体产品偶尔使用。
我们知道了二次烧成的过程和他的发展历史就可以从中找出其中的鉴定特征,二次烧成的瓷器与一次烧成的瓷器存在这许多差别,首先由于坯体变成了陶质吸水率大大降低,绘制釉下彩纹饰时料色不容易渗入胎骨之中,成瓷后形成所谓的“料色在胎骨与釉之间”,与后来的“料色深入胎骨”有较大差别,吸水率降低以后绘制工艺变得容易,如同在纸上绘画使用生纸和半生半熟纸的概念,画师可以自如的使用中国画的各种技法,比起在生坯上绘制纹饰也有一定的缺点,在工业化绘制纹饰时绘制速度必须降低,胎体表面必须平滑否则会出现跳笔痕,虽然吸水率降低但终究还是有一定的吸水率,只要行笔速度掌握好,仍然可以保持生坯纹饰的的视觉效果,但终究要比生坯纹饰略显精准、细腻。
釉中彩虽然也是二次烧成,由于其坯胎已成瓷吸水率为零,料色也在胎骨之上,釉层以下,但是有一点绘制者永远无法掩盖,就是渲染色块由于坯胎不吸水,渲染的颜料会自然形成凝聚,造成渲染的色块呈色不均匀,专业称之为“染花了”。现代釉中彩青花如同在熟纸上绘画一样,更加容易绘制因此许多仿制王步等著名画家的作品多采用釉中彩绘制,使用釉中彩装饰不需要专业釉下彩青花画师,一般画家都可以绘制。
二次烧成方便施釉,操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特别是沾釉时坯体强度不变,大大降低了施釉工操作难度,明代以前的中小型瓶罐由于采用二次烧成工艺,多为沾釉,在瓶罐的底足外缘大多留有五指夹持瓶罐沾釉后留下的五个布局合理的手指痕,现代仿制者也经常人为制造若干个手指痕,但由于是吹釉后人为刮去局部釉层,因此无论指痕的位置还是指痕的形状、细部变化都与真品不同,现代仿制品是一次烧成的,采用吹釉工艺,如果手夹持瓶罐沾釉,坯体吸水后重量加大,强度降低,手指夹持处会破碎,仿制者大多不了解真品烧制工艺。              素烧后的坯体吸水率低,因此釉层较薄总之二次烧成的釉下彩产品与一次烧成的差别较大只要手中有样品多多观察研究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二次烧成工艺在中国陶瓷发展过程中大致从宋代开始到明中期结束由于其坯体的吸水率与生坯差异很大,造成釉层厚度和釉下彩与一次烧成的瓷器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也为瓷器鉴定提供了可以依靠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