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青花] 清康熙青花博古纹盒|故宫博物院藏

[复制链接]
查看363 | 回复0 | 2021-12-21 23: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博古纹盒
ia_1000000032.jpg

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胎体方面有了一定发展,工艺更为精湛。随着瓷窑内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烧成瓷器的胎体度薄且坚白细腻,即古玩行前辈们常说的“糯米”胎。如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康熙中期青花瓷残片的露胎处,可见胎体厚薄适中,修胎工致。故此期内青花瓷器的质量有了整体提高。器物的釉面也由初期泛青带有黑色棕眼变为洁白光润,从而将青花反衬得更加娴静美丽。官窑瓷器的胎体亦是洁净坚硬,少见杂质的“糯米胎”,其胎体薄厚均匀,修胎工整仔细。一般瓷质釉面多见有粉白和浆白两种颜色,粉白釉面稍显疏松,并多伴有细碎开片。另外,还可见一种亮白闪青釉的釉面,但不是很多。到了康熙中期,在早期瓷器底部所见的“二层台”现象此时继续存在,底足的切割也与早期大致相同,只有足径与早期相比略显偏小。绝大多数器物的底足露胎处洁净细润,处理极佳,足端浑圆光滑,此即古玩行前辈在论及康熙青花瓷器中通常所讲的“泥鳅背”底足。但此期底足不似后期特别是雍正青花瓷的足端那般滚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