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篇] 再兴九谷诸窑--日本古陶瓷-吉林美术出版社

[复制链接]
查看6081 | 回复0 | 2024-3-16 23: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兴九谷诸窑
17世纪末,古九谷窑废绝后不久,作为古九谷始祖的后藤才次郎忠清,于1704年谢世。年71岁。自此开始在整个18世纪中,古九谷在日本陶瓷史上销声匿迹了。直到19 世纪初的文化年间,九谷烧才一崛又起,自春日山窑烟缭绕,很快漫及加贺国境内,有数十座瓷场相继建立,一股强大的再兴之势,使九谷陶瓷重新饮誉于扶桑列岛。下面我们依次简述于后。
1.春日山窑
春日山窑于1807年4月,由青木木米创始,率先在加贺国河北郡(现石川县金泽市春日町)一个破旧瓦窑的基础上,筑窑烧瓷,燃起再兴九谷的窑烟。其间本多贞吉、松田平四郎等为春日山窑的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青木木米这位京都的陶家,在这里虽然只滞留了一年半的时间,但他那高深的造诣和大胆求索创新的执着追求,使春日山密一开始就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日本的中部地区。他在春日山的代表作品是那件墨地的五彩碗,看上去似乎漫不经心,也许是作为在资器上尝试漆绘效果的习作。然而就是这种不甘守旧的精神,给春日山以极大的影响,所以春日山窑并没有单方面地以再现古九谷风格为努力方向,而是在吸取中国陶瓷文化和李朝、东南亚文化中,以及京烧诸窑的长处上,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因此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陶瓷品种。比如青瓷龙纹大钵,就是春日山的代表作之一其青瓷色质发绿,有趣的是器物斜面的开片,是呈竖向的纹理而钵内底处平面的开片,却是一点条理没有。此件器物的突出之处,不仅在开片上,重要的是其精美的浮雕图案,这在当时诸窑中也都是难得的佳作。春日山的另一个代表品种是“赤绘”,也是日本的称谓,实际就是五彩的一种,即指红色为主调的五彩和红绿两色绘制的器物。春日山的“赤绘”作品于中国明末的同类品种极为相似。
春日山窑的款识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两方椭圆形的篆书印“木米”,这是春日山窑创建时木米的款识,是青木木米从1807年4月至1808年年末期间的作品。这为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85、墨地五彩瓜桃碗木米据,因为青木木米在此之后再没有来过这里。这个窑虽然在文政年间就匆匆结束了,但它的历史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为再兴九谷,重扬九谷声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它的功绩不仅在于本身留下多少作品,完全可以在相继产生的再兴九谷诸窑中,分出个一、二来填入春日山窑的成就表里。
2.民山窑
民山窑实际是春日山的再兴窑,是春日山窑结束后不久,由加贺国金泽的藩士”武田秀平重整开张的,并以其号“民山”名窑,是第二个再兴九谷的瓷窑。在创建和生产中,木米的弟子任田德右卫门父子、贞吉的门人山上松次郎和小松的瓷画工锅屋吉兵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山窑主要取自能美郡的原土,生产食器类,如茶具、酒具,还有香炉、花瓶,装饰上以五彩和赤绘
————
*藩士,指日本江户幕府的幕藩制度中各藩设置的家臣团里的武士,上层藩士有受封土地,中下层藩士享有禄。这里的武田秀平属上层藩士。

为主,其五彩的颜色一般都很正,只是韵味感差些,平和的色彩与疏密有致的构图,形成了朴素雅静的风格。
民山窑的白釉也有类似柿右卫门的乳白色,但民山的白釉粉状感很强,武田秀平于1844年,73岁时故去,随着其所创建的民山烧即告结束。民山窑的款识,内容上主要有“民山”一种,由于是手书,所以其印章形很不方正,字体楷篆并用。
86、彩绘葫芦酒壶
3.若杉窑
若杉窑创始于1811年,在加贺国能美郡若杉村,即现在的石川县小松市若杉町。取用附近花坂村六兵卫山的白土烧制资器。在本多贞吉、林八兵卫的努力下,人才集聚,诸如平助、清兵卫、八兵卫、源右卫门、松次郎、仪兵卫和甚之丞等一些优秀的陶工纷纷来此,其中的赤绘名师勇次郎更是大显身手。而且这个时候的山口素绚、谷文晁等名画家,还参与了若杉窑的青花瓷绘。故若杉窑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画意甚佳的装饰,当然,这绝不是为几件瓷器绘上几对鸟、几束花的问题,画家的艺术思想以及技艺技法,通过他们的实践,会潜移默化地输入到陶瓷生产中来,这种作用是难以用数字来反映的
若杉窑于1816年被命名为“若杉陶器所”。20年后,蒙难火
87、青花山水瓮
- 105

灾,陶器所被烧,便移窑至邻村八幡。当时的经营者是若杉庄右卫门,由于只图求利,艺术性渐次,到 1875 年为止也就完结了。若杉窑在半个多世纪中,一方面力求继承古九谷的遗风,--方面很注重与九州西北部的有田诸窑的交流,尤其深受伊万里影响。我们从一件青花山水图瓮上分析,其开片釉很不规则,如果以相对的横竖来说,开片的纹理是竖的多于横的,而足部好象基本都是竖的纹理。以其青花的色泽看,确实颇有伊万里风格,故这类作品常被称作“加贺伊万里”
若杉窑的款识,常见篆书“若”字和“加”字的双边方形款,还有“加阳若杉”、“文化年制”的无边款,勇次郎的楷体“勇”“勇二”的双边长方立式款等,基本都是手书款。
4.吉田屋窑
吉田屋密,是在古九谷窑址之上,由大圣寺藩的富商丰田传右卫门创始,其容是以丰田氏的屋号命名的。传右卫门是丰田家的四代,后以酒业为职,这个博学多趣的文化人一直存有再兴九谷之心,可能由于主持家业,无暇而为,直到1811年隐居”后,终于在1823年方了却心愿,创建了再兴九谷中最有声望的吉田屋窑,次年7月正式开始烧造瓷器。
1825年,吉田屋窑移至山代,据说是由于原来的密址对外交通不便,可来到这里不久,传右卫门便于1827年6月故去了年 75岁。之后仅维持了4年多,这个窑也告熄火。
看来吉田屋密的盛时更短,还不到十年。但值得注意的是吉田窑是以九谷本窑的身世出现的。其作品也以宏扬古九谷风
*隐居,日本风俗之一,指家长年老后,将其家长地位让于下一代继承人。隐居制以父子两代夫妇不同住为基本原则。
106
格为主要特征,这一点我们从其传世的有限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造型、纹饰、色彩诸方面,都要比古九谷精细得多。
首先我们从吉田屋最突出的特征色彩上分析-下,以通体施釉不露胎质的“涂埋手”为例,其黄色一般都呈藤黄,可能是由施釉厚的关系,其色质显得很稠、很粘,也不够匀净,象是--团团烟雾一般,加之那密集的点点,又如同是凸凹不平的沙漠。可有些小件器物的黄釉,并不是藤黄色,而是黄中透绿,几乎釉中没有赭石色的成分。蓝釉似与古九谷没有什么差异,只是偏于青花色。其绿釉略淡于古九谷。可见,吉田屋仿古九谷风格的器物,多是没有红彩的青九路。因此,从整体色彩上看,吉田屋的作品是以绿调子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在色感上,都有一种油润的效果。
88、彩绘云鹤花瓶
吉田屋的瓷绘手法,仍是以双钩为主,之后按线填彩,但用笔要精到得多,古九谷的那种随意感不太容易找到了,尽管刚才提及的那件纯属模拟古九谷的作品,但从其叶子的纹脉看,还是显出有些着意。
款识与古九谷基本相同,这种方形的手书“福”字,日本称“角福铭”。吉田屋的款识要显得规矩些,只是这个福字部首“衤”的篆字,仍误书为“宋”(朱的篆字),可能只顾相沿其形了。
5.小野窑
建于能美郡的小野村(石川县小松市小野町),是由当时从
107 -
事农业的富豪薮六右卫门创始,之前他曾学师于本多贞吉,在1819 年时筑登窑开始烧造瓷器。先后招来粟田屋源右卫门、庄七(即后来的庄三)、板屋甚三郎、锅屋荣吉、松屋菊三郎等名工。这期间是小野密的黄金时代,故而名声大振。然而在天保年间(1830-1844),不知什么原因他们都相继离开,随着小野窑也就逐渐日退下去,最后于1872 年即告废窑。
小野窑的器物,由于一时间名家聚首,所以资绘多为精细之作,线条柔和,构图严谨,其主要风格是用色谨慎,很注意山水画的景深和层次,一般不作大面积的的单色装饰,因此色彩显得丰富和谐。其代表作是被称作“姬九谷”的器物。小野密的装饰题材,文人味的内容很多,大部分是以人物为中心,再绘以山水、竹林、菊花,还有仙鹤等作为背景或陪衬。
89、彩绘人物盖罐
宫本屋窑6.
此窑是吉田屋窑废止后不久,于1835年在宫本屋宇右卫门的努力下,利用吉田屋在加贺国江沼郡山代的密址基础建立起来的。有些资料中也称“宫本窑”。
宫本屋窑的成就基本都反映在瓷绘之上。饭田屋八郎右兵卫发挥了非凡的才华,他所绘制的瓷器,高雅沉静,深受人们宠爱,并被世人称为“八郎手”,这种以枣红色为主调的瓷绘风格也称作“八郎风”。我们以彩绘戏婴图葫芦形酒壶为例(彩60),通身主体色彩基本是属暖调子,在36.5厘米高的“葫芦”上,绘工严谨周密,没有一笔轻率之处,是九谷以来,赤
- 108 -
绘作品中的最精细者。虽然纹理细而又细,构图上又很丰满,但是没有使人感到繁乱,不愧为宫本屋窑中能与金斓手相媲美的佳品。
正在宫本屋窑的盛时之际1845年宫本屋宇右卫门故去,相90、在彩牡丹狮于钵隔不到十年饭田屋八郎右卫门也于1852年谢世了。随着两位核心人物的相继而去,这-年宫本屋窑便就此完结。
7.松山窑
松山窑的地点在江沼郡的松山村,于1848 年由山本彦右卫门主持创建。
主要的瓷绘师有粟生屋源右卫门、松屋菊三郎、中野忠次等。我们把松山窑的作品与吉田屋窑的作品相比,吉田屋虽有黄色,但其主调呈绿色,而松山密的器物上,与之相反,绿色虽然占的面积并不少,但其主调则近于黄色,这种黄釉,同吉田屋相比,更偏重于藤黄。
91、竹虎图平钵
松山窑的色釉中,比较明快的蓝釉,已不再有古九谷的渲染效果,也不象吉田屋那样的色浊而又发灰了。其蓝很纯洁、平和,色匀而明净,少数透紫。其它的色釉,如紫色中深的地方往往近于褐色,绿色一般很重,与古九谷极为相似。再兴九谷中绿色最
-109-

浅的是粟生屋源右卫门烧制的器物,几乎接近于草绿。
再兴九谷中的开片釉,多见于若杉烧的青花和春日山窑的赤绘、青瓷等器物上。而在青九谷…类的器物上,却很少有开片。但我们从松山窑的一件“彩绘花鸟图急须”(彩图 65)来看:即有少量的开片釉(也称哥釉),其开片很浅色又很淡,只是岛腹部的黄釉,开片显得清楚些。一般认为松山窑基本是沿袭吉田屋窑的,而吉田屋器物上的开片釉是极少见的。
总之,松山窑与吉田屋窑一样,无论纹饰或色彩上都极力再兴古九谷之风,从其两窑的作品中也确实是与古九谷最为相近。遗憾的是这些再兴九谷窑中,多数不过二、三十年便熄火烟消了。松山窑也是同样,还不到二十年,就已废窑。可能是因为这一年(1863)的6月1日,著名陶家粟生屋源右卫门的离世,而致使密业废止。
8.九谷庄三
庄三,是这个窑的创立者。他的原名是庄七,1816年生于北海道能美郡寺井町的一户农民家庭。11岁时便初师于美川町的赤绘名家古酒屋孙次,学陶画二年。13岁到若杉窑求教过勇次郎,后转师粟生屋源右卫门,并随之于1832年前后来到小野窑。此间收益甚大,对其之后取得的成就起了重要的作用。据记载,庄三于1841年时(26岁)独立出来,回寺井町在原工作间的基础上扩建烧制瓷器,也是在这个时候,更名为“庄三”并在其陶瓷制品的底部,始以“九谷庄三”款行世。庄三卒于1883年,后人为纪念他在陶瓷艺术上的贡献,于1920年在寺井町建立“九谷庄三记功碑”,碑身柱状体,七字为行书阴文,现在的碑身上又增固了两个铜箍。
由于九谷庄三自少年时代起就拜师于名家门下,并辗转诸
、 110

窑,加之本人的聪颖好学,勤奋过人,很快掌握了瓷绘的全面技术,尤其自立门户之后,个性突发,所绘瓷器,柔和中显得富丽。其间庄三还研制了中间色,之后纯色运用便逐渐减少,出现了银灰色、珊瑚色、湖蓝色,即使是青花,色内似也闪白,还有草绿色中,近于绿者亦泛黄,近于黄者则透绿。这即是庄三瓷器的重要特点,也是庄三对日本陶瓷业的一个重要贡献。除此之外,庄三通过吸取青九谷、赤绘金手和仁清风格,并创造了“彩绘金手”。这在江户末期至明治初期都是非常有影响的九谷陶瓷,显露了庄三超于他人的才华。
92、五彩描金花乌香炉
庄三的才华不仅表现在上述诸方面,而且在面对明治开放的形势下,在处理刚侧冲击而来的欧美文化与长时期摄取的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在处理这些外来文化与日本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反映了庄三很善于兼收并蓄,在完善民族文化的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方面,表现了突出的艺术才能。比如在庄三后期的瓷器里,就可看出已将欧美金银等器具的造型和装饰风格,已融汇到自己所烧制的陶瓷器中,并在明治初期,被列入日本外销瓷的生产行列。说明九谷庄三的陶瓷器在艺术、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深的造诣。而且,在长时期的艺术实践和生产实践当中,培养了诸如金泽的笠间弥一郎、寺井的初代武腰善平、德久弥三次、大长野的中川仁作、高堂的矶右卫门和宇和野的中野忠次等优秀弟子,相传他的门徒有三百余人之多,可见庄三在日本陶瓷史上的作用如何了、
- 1l1-

9.九谷永乐窑
九谷永乐窑是再兴九谷的最后一个窑。由于地处加贺国江沼郡山代村(石川县加贺市),故亦称山代永乐。实际就是在宫本屋窑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九谷本窑系统。是由京都陶工永乐和全创建的。据记载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从1852年宫本屋窑停烧七、八年以后,大圣寺藩设立了物产役所,致力发展生产,其中一项就是复兴九谷陶瓷业,可是三藤文次郎和藤悬八十城努力了二、三年,始终末能如愿。相传是由东方芝山这个人出面,在藩主面前进谏,远邀和全来山代,获准后才促成此事。大约在1865年前后,和全带义弟西村宗三郎(保全养子回全)一起来到山代,使九谷烧中断后又得以接续下来,和全是十一代永乐保全的长子,生于1823年,通称善五郎,父子及世代精于陶事。此行受邀来到山代建窑,据说是住在三藤文次郎那里,前后约5年时间,于1869 年又回到京都。
在此期间,和全兄弟俩一方面致力宏扬古九谷的传统风格,同时模拟烧制了具有中国、朝鲜、以及日本有关瓷窑风格的许多作品。和全的才华与技艺给这个窑带来了生机。在金手、青花加彩和万历青花器的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他的代表作,是五彩圆形三足节盒。这件器物的独特之处,是其装饰的方法,他将彩釉通过纹理很粗的纺织物,印到器物上,因而形成的图案毛毛绒绒、断断续续,颇有一种朦胧的意趣。永乐和全的款识中,有一个青花手书款“於九谷永乐造”尚
93、描金龙纹钵(金手)
-112-
有异论,按日本出版的《世界陶瓷全集》九卷和《陶器讲座》中都作为和全在九谷永乐器物上的款识,而据《九谷陶瓷史》所言,是后世加贺某窑陶工的仿品。此作存疑,本书暂按九谷永乐款识编入款识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