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馆藏
标本
论坛
BBS
资讯
艺术品资本金融化平台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馆藏古瓷
日本瓷器
馆藏文物
馆藏标本
日本瓷器
鉴赏学习
文物鉴定
格古日记
频道
积分商城
留言
企业简介
最新新闻
品牌故事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中国·古陶瓷与标本博物馆
»
论坛
›
论坛
›
收藏知识
›
关于古代澄泥的若干问题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陶瓷]
关于古代澄泥的若干问题
[复制链接]
1624
|
0
|
2021-10-4 15: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关于古代澄泥的若干问题
张天琚
大凡搞收藏的人几乎都知道澄泥砚。那么,什么是澄泥?澄泥起源于何时?澄泥在历史上仅仅是用作制砚吗?
这些问题是笔者七、八年前在一藏家手中看到一件出土于琉璃厂窑区的青蛙塑件时开始思考的。最近,笔者又在清越阁陶瓷博物馆看到出自邛崃市郊区大南河旁的砖瓦厂的挖泥工地的三件构成一组的窑神塑像(图1、图2)。青蛙塑件和窑神塑像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晃眼一看有釉装饰,仔细看来又不是釉;质地非同一般,似陶非陶,似瓷非瓷,似石非石,却硬如磐石,显然火候极高;比重与邛窑汉代雕砖和各种瓷砚相当;器物表面均韵润光滑。
图1唐代花石纹澄泥料青蛙瓷塑正面
图2窑澄泥鳝鱼黄窑神组像
图2窑神澄泥底与绛州澄泥的细腻度相当
唐宋时期,古代巴蜀凡是大件人物陶俑,基本上是分段模印,再粘接成型,最后烧制而成,故俑内中空,火候都不高,均属于陶胎。而此组窑神像,却是实体堆塑雕刻成型,硬度极高,显然是经高温烧制而成,整个造型完整,不见窑裂,不见接痕,不见棕眼,不见开片,不见“脱釉”,表面蕴润光洁,笔者认为这组窑神像和青蛙塑像都是采用澄泥烧制的方法制作的。青蛙塑像的蟹壳青色和窑神塑像的鳝鱼黄色均能再后世的澄泥砚作品中找到对应的颜色。这些奇妙的似釉非釉的色彩正是窑工采取药物熏蒸和特殊炉火烧炼的工艺杰作,与澄泥砚的烧制有异曲同工之妙,烧窑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说到澄泥一般人就只知道澄泥砚,不知古代亦有其他澄泥器物。
所谓澄泥就是经过多次澄洗的特殊细泥,用澄泥烧制而成的器物,质地细腻、密致滋润,犹如婴儿皮肤一般,历经暑寒、风吹、雨打不变形,不开裂,且耐酸碱盐腐蚀。
古陶瓷界一般都认可澄泥砚起源于秦汉时期的砖瓦,民国赵汝珍先生所著《古玩指南》在《第九章砚》中写道:“瓦权作砚也,乃系特别精心制造者。其质坚硬,其音清脆,绝无沙眼,石粒羼入其间,较之澄浆金砖尤为细腻。在唐以前千余年间作书作画全用此砚。”又说:“除特制之瓦砚外,并多有秦汉砖瓦为砚者,除瓦砚外石砚之用已由此时肇始”。由此可以断定,秦汉时期“澄浆金砖”“特制之瓦砚”就是用“澄浆”即“澄泥”制作烧制而成的(图3)。
图3出土于四川眉山地区的汉砖细腻坚硬
任何新事物的发现和发明都有一个有偶然到必然的过程。澄泥的发现和发明也是这样。在长期的实践中,陶瓷工匠发现经过流水反复冲洗澄结的泥料颗粒最细,粘性最强,高温烧成后强度最高,制品更经久耐用,于是,最早使用天然澄泥烧制砖瓦,进而,逐步掌握了使用人工的方法制作澄泥原料。笔者七、八年前在成都市中心地区建筑工地上曾在民工手中买下一只典型的汉代高温瓷罐,里面竟有大半罐极其细腻的澄泥(图4)。所以,绝不能仅仅根据历史文选的记载来认识澄泥及其制作方法。在古代陶瓷工匠发现或发明了澄泥以后的最初一段时期里,除用作烧制砖瓦外,当然也用于烧制其他器物。
图4四川汉代青瓷罐及其罐内的澄泥
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唐代,邛窑就有使用澄泥烧制高档器物的实证。笔者所见汉唐时期,四川各窑口“青羊宫窑、固驿窑、十方堂窑等)生产的长柄汤勺、各种多足砚、风字砚、撮箕砚、圆形砚、鱼形碾磨器、硕大水盂、铃铛、锥窝和杵等高温陶瓷器物,其共同特点都是泥料精,火候高,硬度强如磐石,器物表面细腻光滑,敲之声音犹如不锈钢一般响亮。显然这些器物实质上就是使用澄泥料烧制的,烧制方法则与其他高温陶瓷一样。(图5)
图5四川唐宋时期用澄泥烧制的高硬度器物
图5四川唐宋时期用澄泥烧制的高硬度器物
图5四川唐宋时期用澄泥烧制的高硬度器物
由于各种带足的陶瓷砚台,普遍易于损坏;其他器形的砚台由于太薄也容易破损,所以,唐以后,共同特点为胎体厚重而无足的澄泥砚便应运而生。
南宋《坦斋笔衡》在论及修内司官窑时说::“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俟矣。”所谓“窑质颇粗厚”“澄泥为范”,都是指“胎”。“修内司”“青瓷”最好的是黑胎官窑。南宋时期质量优良的官窑、哥窑瓷器其胎都是用澄泥并多次施釉入窑烧成的。
在唐代以前,人们尚未发现或熟练掌握使用“高岭土”,但却能烧制出胎体薄,火候高,硬度强的瓷器,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人们早就掌握了费时费工的澄泥制作工艺。
古代制作澄泥砚不施彩釉,而是采用科学周密的原料配方,精心的药物熏蒸,特殊的炉火烧炼,使之自然窑变,同窑之中的澄泥砚幻变神奇、色彩各异、无不巧夺天工、不但保持了史书记载的名贵颜色,而且烧制出独特的花石纹,其纹理天成,美妙多姿,令人叹为观止。故而成为陶瓷家族中的名品,这是后话。
通过以上考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澄泥至少在秦汉时期就被发现或发明出来。
(2)最初的澄泥主要是用于制作“秦砖汉瓦”、高温瓷罐等。
(3)在古代澄泥作为一种高档的制瓷原料也用于制作其他高档器物,如印章、宫殿地砖(金砖)、大香炉、多足砚、瓷塑作品和高档瓷器等。
(4)从唐代起,澄泥砚逐步形成专门的制作工艺,至宋代,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宋、元、明、清,澄泥砚发展经久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admi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鉴赏学习
收藏知识
世界馆藏检阅
鉴定服务
格古日记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