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馆藏
标本
论坛
BBS
资讯
艺术品资本金融化平台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馆藏古瓷
日本瓷器
馆藏文物
馆藏标本
日本瓷器
鉴赏学习
文物鉴定
格古日记
频道
积分商城
留言
企业简介
最新新闻
品牌故事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中国·古陶瓷与标本博物馆
»
论坛
›
论坛
›
收藏知识
›
第二讲青花釉面断代之平等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陶瓷]
第二讲青花釉面断代之平等青
[复制链接]
10134
|
0
|
2021-12-14 22: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二讲青花釉面断代之平等青
上一讲我们讲了苏麻离青,回顾一下苏麻离青有记载的使用年代是始于元代至正十一年到明成化早期,主要代表年代是元晚期,明洪武时期和明永宣时期,苏麻离青使用在这几个时期使用最为显著。成化中期由于前朝进口的苏麻离青使用枯竭,取而代之的是平等青,也叫陂塘青,纠正下有的口误这理念陂(bei)塘青。清《陶说》卷三说,明朝瓷器宣德窑,此明窑极盛时也。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泥勃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等青料。明代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景德镇窑青花多用此料。平等青含铁量较少,烧成后,色泽淡雅、清丽而明澈、晕散不严重,呈色淡雅青亮,与明初永乐、宣德浓重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成为这一时期青花瓷的特色。
平等青使用始于成化中期,直至嘉靖中期彻底弃用。据史料记载《明实录》里记载了嘉靖二十年(1541)六月辛酉初,江西乐平在景德镇的瓷业工人和雇主之间的一场流血斗争,说:"江西乐平县民,尝佣工于浮梁,岁饥艰食。浮梁民负其佣重,尽遣逐之,遂行劫夺。二县凶民遂各集党千余人,互相仇杀。"这场斗争的结果,影响很大,甚至使当时景德镇的瓷业暂停,使明代民窑主要青料--陂塘青的来源都断绝了。另有记载《江西大志•陶书》:“旧陂塘青产于本府乐平一方,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所以平等青至此也就终结了。
平等青主要在成化中期至正德早期景德镇窑青花多用此料。正德中期明王世愁《窥天外乘》记载:“回青者,出外国。”另有《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四年条载:“回青出吐鲁番异域,……而御用回青西域回夷大小进贡,置之甚难。”回青主要是明代正德后期至万历早期景德镇彻窑厂使用的,多与石子青配合制料。(明《江西大志•陶书》)记载“回青淳,则包散而不收;石青加多、则色沉而不亮。”二料搭配,相得益彰。烧制出的青花色调蓝中微泛红紫、浓重、鲜艳,所以正德中期已经开始使用回青料,平等青虽然在嘉靖中期停止,正德中期已经有回青以替代,所以平等青使用时期多在成化,弘治和正德三朝,之后基本开始使用回青料和石子青。今天我们只讲平等青。
平等青的特点:
上图成化时期青花
1成化时期:成化的平等青成色淡雅,由于含铁量较少,烧成后,呈色蓝中泛灰青,清澈而明晰,爽朗。发色柔和蓝中闪灰,呈色非常稳定、平静,颇有水黑画风格,与洁白温润的胎釉和纤细的纹饰相衬,分外脱俗。但往往因釉质肥厚,青花色淡,而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现象。尤以底足的青花款色调表现得最为突出。成化青花线条纤细,多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双勾线用浓笔,渲染用淡笔,因而其烧成作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成化民窑青花瓷也采用平等青料,青花颜色同样浅淡发灰。用分水方法渲染,轮廓线大多较粗,渲染之分浓淡两色,多为勾勒点染和单线平涂两种方法混合使用。成化时期由于釉厚润泽(俗称猪羔釉),而使青花纹饰十分含蓄,少数有因青花浓郁而造成的黑斑点。因斗彩的出现而推动了淡描青花的技法和品种。明代青花瓷以宣德,成化二朝最为享誉和影响久远。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官民窑况竞相仿造,盛极一进,传为佳话。成化时期,历经进三十年正统、景泰、天顺之动荡后,社会稳定,经济日趋繁荣,官窑恢复生产,由于成化皇帝艺术鉴赏水准颇高。绘画亦有相当功力。青花与斗彩独树一帜,尤其是斗彩,堪称明瓷第一。此时民窑亦深受官窑作风影响,制作精美优良。形成了明代青花自永乐、宣德以来第二个高峰时期。
上图 弘治时期
2弘治时期:大体与成化相同,使用平等青料,发色浅淡雅致。其中少数浓艳者,则呈现深沉的灰蓝色调,接近于正德时期的青花色阶。民窑青花亦是使用平等青,发色青淡,没有成化典雅质感。有晕散现象。另一类型,线条奔放,发色浓艳。弘治时期的平等青和成化时期相比,烧制温度有所差别,只是由于配料成分及烧成温度的不同,青花发色有较浓和较淡的不同色调。弘治不如成化朝典雅,少数发色浓艳的呈灰蓝色。青花产品有粗细之分,细的青花色调清新明晰,粗的青花较淡,有民窑器物产品底款有"大明年造",说明当时民窑也用平等青料。
上图正德时期
3正德时期:正德早期用平等青,与成化、弘治青花有相同之处。大部份呈现浅淡灰蓝色调,虽然不浓郁,但较稳定匀净。成化、弘治时期除淡雅的颜色外,还有发灰黑色的器物,有甚带褐色铁锈斑。到了正德,这种现象更是日趋增多。青花晕散,纹饰模糊。勿看作元及明初青花,须仔细观察。这类多呈色滞重,飘浮流散。还有一类是色调深沉而不减鲜艳的青花器。正德中晚期改用回青料:也称佛头青,它的来源:“事物绀珠”说是:“正德间大当镇云南,得外国‘回青’。”天工开物说:“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青料的输入是西亚回教民族地区或域外的回教国家是较为统一的说法”。“回青”不能单一使用。它要渗用石青(又名石子青)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正德中晚期青花使用回青后,出现与嘉靖时相似的那类淡紫色和鲜艳浓郁的深紫色。绘画风格从明中期淡雅飘逸向明晚期粗犷豪迈写意方向演变发展。
总结:平等青使用时期为成化中期至正德早期使用平等青,青花发色成化时期淡雅,弘治时期有淡雅和浅淡灰蓝,成化和弘治时期也有灰黑色器物出现,有甚带褐色铁锈斑。正德早期虽和前朝有相同之处,铁锈斑日趋增多。青花晕散,纹饰模糊。与元青花很像要注意区分。
以上是平等青的断代分析,藏有还需多看实物认真辨别,结合我们后面的足底,纹饰,胎质,款识和画风才能准确断代。下期我们讲回青,石子青和浙青。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只要您认真学习完我们所有课程,我相信您也能成为收藏好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admi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鉴赏学习
收藏知识
世界馆藏检阅
鉴定服务
格古日记
关于我们